《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電子閱讀器市場何去何從

電子閱讀器市場何去何從

2010-04-23
作者:Dan Gallagher

【MarketWatch舊金山】本月早些時候,蘋果" title="蘋果">蘋果(AAPL)推出了自己的觸摸屏平板電腦產(chǎn)品iPad" title="iPad">iPad,于是乎,很多觀察家都站了出來,大聲宣判所謂電子閱讀器" title="電子閱讀器">電子閱讀器的死刑——不必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亞馬遜(AMZN)的Kindle。

畢竟,這兩個設備近乎完全不可比較。Kindle使用黑白兩色的屏幕,主要是為閱讀書籍而設計,而iPad則不同,本質(zhì)上說來是一種移動計算設備,同時可以用來閱讀,當然還可以觀看視頻,玩游戲,以及收發(fā)電子郵件和打字等,而其最大的亮點自然是9.7英寸的高清LCD觸摸屏。

除此之外,蘋果還在一點上讓市場大吃了一驚,這便是,他們成功地將iPad的起步價格控制在了499美元,而在產(chǎn)品一月下旬最初發(fā)布之前,許多分析師都沒有想到它會是這么低的價位。

“由于iPad的出現(xiàn),電子閱讀器的生存變得困難多了。”Lazard Capital Markets負責追蹤電子閱讀器市場的分析師塞巴斯蒂安(Colin Sebastian)表示,“尤其是那些價格較高的電子閱讀器,它們簡直失去了要高價的理由。”

不過,仍然有許多企業(yè)并沒有放棄在電子閱讀器市場上的努力。分析師們也認為,根據(jù)他們的努力程度和產(chǎn)品的水準,這一市場仍然是可以創(chuàng)造回報的。根據(jù)IDC的估算,2009年中大約售出了250萬部電子閱讀器,而今年這一數(shù)字有望翻番,達到510萬。

不必說,便是這樣的預期就足以吸引若干玩家來到這一市場,而且還將有更多的人跟進。今年一月的消費電子產(chǎn)品大展上,人們就已經(jīng)領教了幾種設備,這些產(chǎn)品都針對劃分明確的具體市場,有的專為閱讀書籍,有的專為閱讀報紙,有的則主要用于商務用途。

不過,無論如何,Kindle都是這一市場的真正統(tǒng)治者。據(jù)Forrester Research估計,亞馬遜的產(chǎn)品在電子閱讀器市場上占有大約60%的份額;索尼(SNE)則占有大約35%;余下的市場被一些小玩家瓜分。

事實上,iPad對Kindle的壓力已經(jīng)直接影響到了亞馬遜的股價。今年迄今為止,亞馬遜股價的漲幅是4%,而同期之內(nèi),納斯達克綜合指數(shù)的漲幅卻有8%,換言之,亞馬遜的表現(xiàn)是不及科技行業(yè)平均水準的。

花旗分析師馬哈尼在3月25日的一份研究報告當中寫道,“人們所恐懼的是,iPad可能會最終破壞Kindle的價值和成長前景。”

許多分析師仍然相信,專門的電子閱讀器還是大有可為的,它們是否能夠繼續(xù)存在下去,并吸引更多消費者,關鍵是在于價格、內(nèi)容等因素。

最重要的一點便在于,與iPad相比,大多數(shù)電子閱讀器的價格還都是相當?shù)土?。Kindle與其競爭對手,Barnes & Noble(BKS)的Nook,起價都只有259美元。索尼的Pocket Edition起價199美元,觸摸屏版本產(chǎn)品的價格也只有299美元。

不過,其余的玩家在面對iPad的時候,地位就要脆弱許多了。比如今年早些時候在百思買上市的IRex,售價就達到了399美元。一家風險投資支持的初創(chuàng)公司Plastic Logic則在消費電子大展上展示了自己的閱讀器,計劃價格是每部650美元,而且還只提供WiFi鏈接,要接入3D網(wǎng)絡,用戶必須付出800美元。

這一所謂Plastic Logic Que原本是打算在本月推出的,但是公司最終決定將時間推后到6月24日之后,“以便對各種特色服務進行進一步的調(diào)整,改善整個產(chǎn)品的用戶體驗。”

Forrester分析師艾普斯(Sarah Rotman Epps)表示,電子閱讀器要和iPad競爭,價格是唯一的武器,因為就功能論,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水平面上。

“我們認為,功能單一的電子閱讀器還是有其價值的,但是前提是價格不能太高。”艾普斯接受采訪時表示,“要真正成為市場主流產(chǎn)品,它們必須能夠?qū)r格降低到99美元之下。”

NPD Group的魯賓(Ross Rubin)也是類似的觀點,他補充道,比如教科書市場,迄今為止還基本沒有被電子閱讀器涉及,而這無疑意味著巨大的潛力。

魯賓的結(jié)論是,“現(xiàn)在這個市場還處于相當早期的階段,還在持續(xù)擴張之中。”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zhuǎn)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zhuǎn)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