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用納米顆粒在人體內尋找疾病

用納米顆粒在人體內尋找疾病

2014-11-15

Google X部門又有計劃了!Google生命科學部門主管Andrew Conrad在WSJD科技大會上表示,他們想開發(fā)一款新產(chǎn)品,用納米技術進行疾病診斷。該項目得用微小的磁性納米顆粒(據(jù)稱尺寸僅為紅血球細胞的千分之一),顆粒會將自己與多種分子綁定,當它們出問題時進行識別。

Google的納米技術項目還包括一個可穿戴磁性設備,它能跟蹤納米顆粒,不過據(jù)透露,整個項目至少還要開發(fā)五年。

Google仍需要弄清楚需要多少納米顆粒才能識別出疾病到底出在哪里,科學家還要為這些顆粒開發(fā)特殊的涂層(coatings),讓它們與目標細胞相綁定。而讓這些顆粒進入人體的一種方式可能是直接口服藥物。

目前,Google有超過100位員工服務于這一項目,Conrad表示,“我們試圖通過防止疾病來延緩死亡。本質上來說,我們的敵人是死亡,是不必要的死亡。由于我們有能干預這一過程的技術,我們應該花更多精力在這上面。”

相比于體外的設備,進入人體的納米顆粒會受到醫(yī)療機構更嚴格的監(jiān)管,Google需要獲得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批準,證明其方法在嚴格控制的大范圍臨床試驗中安全有效。為此,Google必須決定使用哪些納米顆粒,而這些工作都還沒有完成。

使用納米顆粒識別癌癥和其他疾病的理念其實非常簡單,癌細胞的蛋白質和糖類通常與健康細胞不同,擁有特殊涂層的納米顆粒可以僅與癌細胞綁定,這是診斷疾病的很好方式。不過現(xiàn)在我們仍面臨兩個障礙:一是有關癌細胞特有的蛋白質及糖類的知識不足,二是要知道這些分子會與什么樣的涂層相綁定。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