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shù)應(yīng)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wǎng)絡(luò) > 設(shè)計應(yīng)用 > 吉比特平衡加選延比式維特比譯碼器設(shè)計
吉比特平衡加選延比式維特比譯碼器設(shè)計
來源:電子技術(shù)應(yīng)用2014年第2期
陳 珍1, 高 波2
(1. 南京大學(xué) 金陵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00; 2. 清華大學(xué) 電子工程系,北京 10008
摘要: 針對60 GHz無線個域網(wǎng),提出了一種平衡加選延比式維特比譯碼架構(gòu),打破了原有維特比譯碼器的速率瓶頸?;谠撏扑]架構(gòu),實現(xiàn)了一種8路并行基-2(3,1,7)維特比譯碼器。在TSMC.13 CMOS工藝下,該譯碼器以0.104 nJ/bit和4.33 mm2的能耗資源花銷,實現(xiàn)了高達4 Gb/s的吞吐率。
中圖分類號: TN3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8-7998(2014)02-0094-03
Multi-gigabit balanced add-select-delay-compare Viterbi decoder
Chen Zhen1,Gao Bo2
1. Jinling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ovel balanced add-select-delay-compare Viterbi decoding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for the 60 GHz wireless personal-area network, which breaks the bottleneck of decoding speed in traditional Viterbi decoders.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designs a parallel-8 radix-2 (3,1,7) Viterbi decoder. In TSMC.13 CMOS technology, the decoder achieves up to 4 Gb/s throughput with the cost of 0.104 nJ/bit and 4.33 mm2.
Key words : viterbi decoder; 60 GHz wireless personal-area network; balanced add-select-delay-compare architecture; high throughput

   維特比譯碼算法[1-2]是1967年由Viterbi提出的一種最大概率譯碼算法。作為卷積碼的最優(yōu)譯碼算法,維特比譯碼算法被廣泛地應(yīng)用于2G、3G以及衛(wèi)星通信等多種通信系統(tǒng)中。加比選迭代運算是維特比譯碼算法的核心,但是其非線性反饋環(huán)制約著整個譯碼速率[3]。為了對抗譯碼速率瓶頸,以60 GHz無線個域網(wǎng)為代表的新一代吉比特通信系統(tǒng) [4]不得不并行大量單路譯碼器。因此,提高單路譯碼器的譯碼速率,可以有效提高系統(tǒng)吞吐率,并能夠大幅度降低硬件復(fù)雜度。
1 維特比譯碼器原理
    根據(jù)編碼生成多項式的不同,卷積碼可以被劃分為(n,k,m)型,其中n是指編碼輸出的比特數(shù),k是指輸入的信息比特數(shù),而m為卷積編碼的深度又稱編碼約束長度,碼率為k/n[5]。通常情況下,(n,k,m)型卷積碼就是由k×(m-1)位移位寄存器和異或邏輯電路組成。作為卷積碼的最大概率譯碼算法,維特比譯碼算法由分支度量計算、路徑度量的更新判決以及最大似然譯碼序列輸出組成。因此,維特比譯碼器分成四個部分[2]:分支度量單元、加比選單元、路徑度量寄存器和幸存路徑存儲單元。

    加比選是一種非線性的迭代更新運算,傳統(tǒng)流水線算法無法直接插入[4]。由于運算需要在一個時鐘周期內(nèi)完成,因此加比選迭代運算是維特比譯碼器實現(xiàn)的關(guān)鍵路徑,它限制著譯碼器的工作時鐘。對于吉比特維特比譯碼而言,打破加比選譯碼器速率瓶頸是其需要面對的關(guān)鍵挑戰(zhàn)。
2 吉比特維特比譯碼器設(shè)計
    作為第一個支持吉比特毫米波短距離的標準,IEEE 802.15.3c標準[6]已經(jīng)被60 GHz無線個域網(wǎng)領(lǐng)域廣泛采納。該標準規(guī)定采用8路獨立并行(3,1,7)卷積碼。每路卷積碼的約束長度為7,生成多項式為(1338,1718,1658),基本碼率為1/3?;趧h余處理,系統(tǒng)支持1/3、1/2、4/7、2/3、4/5五種碼率,最大吞吐率為3.807 Gb/s。本文基于此標準給出了吉比特維特比譯碼器設(shè)計, 整體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

2.2 平衡加選延比單元
    傳統(tǒng)維特比譯碼器加比選單元的結(jié)構(gòu),如圖2(a)所示。關(guān)鍵路徑包括了加法-比較-選擇運算。為了降低關(guān)鍵路徑的延遲,加選延比式[3]結(jié)構(gòu)采用運算展開和拆分的思想,通過增加一倍的寄存器和加法器,將加法和比較運算分到兩個時間周期中運算,其結(jié)構(gòu)如圖2(b)所示。具體來說,該單元在完成n時刻的加法運算之后,并沒有對其直接進行比較判決,而是進行數(shù)據(jù)的存儲。在n時刻,比較單元輸出的是n-1時刻的狀態(tài)路徑度量的比較結(jié)果,輸出的判決信息指示了n時刻有效加法運算路線。在沒有消耗過多硬件資源的情況下,加選延比式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了加比選運算的有效分離。

    由于輔助進位運算的電路延遲相對較低,從而可以很好地完成平衡處理的任務(wù)。因此,在嵌入的輔助進位比特的幫助下,進位加法運算被后移到比較運算中,從而實現(xiàn)了加選單元與比較選擇單元的建立時間的平衡。在該模式下,比較判定運算轉(zhuǎn)化如下式(6):
  
這里PM1R和PM2R(由輔助進位加法運算得到)表示著正常意義下的狀態(tài)路徑度量值。針對(3,1,7)維特比譯碼器S0狀態(tài),推薦結(jié)構(gòu)如圖3所示。

    由圖3(b)可見,平衡加選延比結(jié)構(gòu)的輔助進位模塊的建立時間延遲為四輸入與非門和異或電路,路徑延遲時間在13μm CMOS工藝中可以控制在0.5 ns以內(nèi)。剛好平衡了加法運算和比較運算的延時。因此與原始加比選電路相比,該方法將原本9 bit加法、9 bit比較以及選擇延遲下降到了僅為5 bit加法和選擇延遲(如圖3(a)中粗線所示),有效縮短了關(guān)鍵路徑。
2.3 幸存路徑存儲單元
    本設(shè)計回溯譯碼長度定為64、存儲位寬為64 bit,采用2-pointer回溯算法[2]。由于并行卷積碼是獨立的,因而圖1中各路譯碼的判決數(shù)據(jù)輸出相互獨立的并行執(zhí)行的?;赗AM塊合并共享的思路,本文給出存儲管理單元,通過將輸入輸出數(shù)據(jù)經(jīng)寄存器緩存整合后對更大的RAM進行讀寫操作。將相鄰維特比譯碼器核的兩個64 bit判決信息存取RAM合并成一個128 bit位寬RAM,將8個用于回溯譯碼反相的1 bit位寬RAM塊合并成一個8 bit位寬RAM。因此,該方法將RAM塊個數(shù)從原始各自獨立模式下24個降低到了9個,易于ASIC芯片設(shè)計。
3 實現(xiàn)與分析
    基于Verilog HDL語言,本文完成了上述譯碼器的實現(xiàn),并對1/3、1/2、4/7、2/3、4/5五種碼率分別進行Modelsim仿真驗證,誤碼率與Matlab維特比譯碼函數(shù)性能基本相同,其中1/3碼率下的譯碼性能比較如圖4所示。

    本文采用TSMC.13 CMOS工藝,供電電壓為1.2 V。DC compiler門級綜合工具給出了芯片的綜合報告,如表1所示。該譯碼器的邏輯面積為4.33 mm2,支持兩種工作模式。在工作模式1全速運行模式中,芯片工作時鐘為500 MHz,譯碼器最大吞吐速率為4 Gb/s,功耗為416 mW;在工作模式2低功耗模式中,工作時鐘調(diào)整為250 MHz,功耗降低為208 mW。本設(shè)計滿足IEEE 802.15.3c標準指標要求,其在高速前向糾錯信道編譯碼領(lǐng)域有著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陶杰,王欣,張?zhí)燧x. 基于VHDL語言的卷積碼和Viterbi譯碼的實現(xiàn)[J]. 微型機與應(yīng)用, 2012,31(16):3-5.
[2] BLACK P J, MENG T H. A 1 Gb/s, four-state, sliding  block viterbi decoder[J].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1997,32(6):797-805.
[3] LAI K Y. A high-speed low-power pipelined Viterbi decoder: breaking the ACS-bottleneck[C]. Int. Conf. on Green Circ. and Syst., 2010:334-337.
[4] ZHANG X, LU L, FUNADA R, et al. Physical layer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n multi-Gbps millimeter  wave WLAN system[C]// IEEE Int. Conf. on Comm. Syst.,2010:92-96.
[5] 阮崢,景為平. IEEE 802.11p下刪余卷積編碼譯碼方法的研究[J]. 電子技術(shù)應(yīng)用, 2012,38(8):116-118.
[6] IEEE 802.15.3c: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PHY)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WPANs)[S]. Sep. 2009.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