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快恢復二極管(簡稱FRD)是一種具有開關特性好、反向恢復時間短的半導體二極管,主要應用于開關電源、PWM脈寬調制器、變頻器等電子電路中,作為高頻整流二極管、續(xù)流二極管或阻尼二極管使用。擊穿電壓是最重要得參數(shù)之一,它和最大電流容量一起決定了電力電子器件的額定功率,其中功率FRD通常是通過大面積PN結保證實現(xiàn)大電流。但是對于高壓工作的FRD來說,平面工藝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結面彎曲效應而影響擊穿電壓,使得器件實際擊穿電壓只有理想情況的10%-30%。因此為了保證FRD能工作在高電壓下,就需要使用結終端技術來消除結面彎曲帶來的影響,提高FRD器件的耐壓。在提高耐壓采用終端技術的同時,還要兼顧到其它特性的影響和優(yōu)化。如本文后面將要提到的,在采用金屬場板終端提高耐壓的同時,還要防止圓片打火問題的發(fā)生。
1場限環(huán)的基本結構
圖1:場限環(huán)結構示意圖
圖2:多個場限環(huán)結構示意圖
場限環(huán)的基本結構見圖1,圖2.。就是在被保護的主結周圍間隔一定距離,擴散形成一定大小的同心環(huán)。擴散環(huán)改變了主結邊緣空間電荷分布,減輕了電場集中效應。提高了耐壓。單環(huán)的作用有限,一般在高壓下需要通過多個環(huán)來達到預定的電壓。
2 場板的基本結構分析
圖3:場板結構示意圖
場板的基本結構見圖3,也是常用的提高耐壓的方法之一。場板下除邊緣部分外,電場分布是一維的,類似于MOS電容。擊穿時的擊穿電壓為擊穿時半導體的電壓和氧化層的壓降之和。在場版的邊緣,電力線集中。如果場板長度比內部耗盡層還大,N+P結的場板有電力線從板向半導體發(fā)出,在半導體表面有電力線進入,這等效于半導體表面有正電荷,他對電場的影響可看做是無窮大的半導體中間增加了一層電荷,這些正電荷產(chǎn)生垂直于表面的場外,也將產(chǎn)生平行于表面的場,每一正電荷在其左邊產(chǎn)生指向左的場,在其右邊產(chǎn)生指向右的場。所以在場版下面的多數(shù)區(qū)域,正電荷產(chǎn)生的橫向電場是互相削弱。然而在場板的邊緣,所有正電荷產(chǎn)生的橫向場是互相加強的,結果在那里造成一個橫向場的峰值。如果場板很短或者無場板時,在PN結的邊緣就有很強的電場,場板上所有正電荷都是使這點電場減少的,因此場板愈長,電場峰值愈小。
3 氣隙的擊穿特性
我們知道,影響空氣間隙放電電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電場的情況,比如均勻與不均勻;電壓的形式,比如直流,交流還是雷電沖擊;大氣的條件,比如溫度,濕度,氣壓等。較均勻電場氣隙的擊穿電壓與電壓極性無關,直流,工頻擊穿電壓(峰值)以及50%沖擊擊穿電壓都相同,分散性很小。
當S不過于小時(S>1cm), 均勻空氣中的電場強度大致等于30KV/cm。稍不均勻的電場氣隙的擊穿電壓,可以看作球與球之間,球與板之間,圓柱與棒之間,同軸圓柱的間隙之間的擊穿。它的特點是不能形成穩(wěn)定的電暈放電,電場不對稱時,有極性效應,不很明顯,直流,工頻下的擊穿電壓以及50%沖擊擊穿電壓相同,分散性不大,擊穿電壓和電場均勻程度關系極大,電場越均勻,同樣間隙距離下的擊穿電壓就越高。直流電壓下的擊穿電壓具有極性效應,棒棒電極間的擊穿電壓介于極性不同的棒板電極之間,平均擊穿場強正棒和負板間約4.5KV/cm,負棒和正板間約10KV/cm,棒和棒之間約4.8-5KV/cm。擊穿電壓與間隙距離接近正比,在一定范圍內,擊穿電壓與間隙距離呈線性關系。球與球間隙之間存在鄰近效應,對電場會有畸變作用,使間隙電場分布不對稱,同一距離下,球直徑越大,擊穿電壓也越高。
圖4 擊穿電壓與間隙距離的關系
4 實驗過程
4.1失效現(xiàn)象與分析
FRD在開發(fā)過程中工程批流片出來后測試擊穿電壓,當電壓加到幾百伏時,可開始看到有嚴重的打火現(xiàn)象,測試打火曲線如圖5,打火發(fā)生后,圓片上可看到終端外圍兩個金屬鋁條有明顯發(fā)黑的跡象,如圖6。
圖5 FRD 圓片擊穿電壓測試曲線
圖6 FRD 圓片打火位置圖片
其中距離cell區(qū)較近的金屬是終端的一個金屬場板,在最外圍的一個是截止環(huán)的金屬。從失效現(xiàn)象來看,打火應該是最外圍的兩個金屬之間進行的。工藝上,當初為了節(jié)省成本,金屬完成后沒有加鈍化層次,因此兩個金屬之間是沒有氧化等介質的。檢查版上數(shù)據(jù),金屬場板到截止環(huán)金屬之間距離為72um,懷疑可能此距離太小,又沒有介質,因此導致金屬之間電場過強,引起打火,為了驗證,特對原結構進行了模擬。
4.2原結構模擬結果
如圖7所示原始結構進行模擬,結果擊穿電壓約1500V,最外圍的金屬場板與最外圍截止環(huán)金屬之間電勢差約800V,最外圍場板承擔了較大的電壓,從表面電場分布看,最外圍金屬場板處表面電場最強,約2.6E5V/cm,前面其它環(huán)的電場基本在1.6E5V/cm左右,金屬場板處電場較集中。而空氣的擊穿場強約為30KV/cm,金屬場環(huán)和截止環(huán)之間距離為72um,空氣耐壓約220V,據(jù)此推斷失效的原因應該是金屬之間距離較近,電壓較大引起空氣擊穿,從而發(fā)生打火現(xiàn)象。
圖7:FRD 原版結構
圖8 FRD原版模擬結果電勢分布圖
圖9 FRD原版模擬結果表面電場分布圖
4.3 新設計模擬
由以上分析認為,圓片測試打火的主要原因在金屬場板和截止環(huán)金屬之間電勢較大,引起金屬間打火,下一步主要從考慮降低兩者之間的電勢,減小金屬場板處的表面電場出發(fā),進行了以下模擬。
4.3.1增加兩個環(huán)
考慮在金屬場板前再增加兩個場限環(huán),使得前面的分壓增加,以減少金屬之間的電勢差,模擬結果如下,F(xiàn)RD擊穿電壓沒有改變,仍舊在1500V,金屬場板和截止環(huán)之間的電勢從800V降到約500V,表面電場從2.6E5V/cm降低到1.7E5V/cm。
圖10:FRD增加兩個環(huán)后結構
圖11 FRD增加兩個環(huán)后電勢分布圖
圖12 FRD增加兩個環(huán)后表面電場分布圖
4.3.2增加三個環(huán)
從增加兩個環(huán)的結果看,增加環(huán)后電勢和電場都有改善,于是考慮增加三個環(huán),模擬結果如下,F(xiàn)RD擊穿電壓沒有改變,仍舊在1500V, 金屬場板和截止環(huán)之間的電勢降為約400V,表面電場由2.6E5V/cm降低到1.2E5V/cm。
圖13 增加3個環(huán)后結構
圖14 增加三個環(huán)后電勢分布圖
圖15 增加三個環(huán)后表面電場分布圖
4 結論分析
從以上模擬結果可以看到,通過優(yōu)化終端結構,可以有效減少金屬之間電勢差,改善表面電場分布,從而改善圓片測試打火現(xiàn)象。同時,工藝上可考慮在增加環(huán)的同時增加金屬后鈍化層,以更好的改善產(chǎn)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