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100G OTN大容量傳輸技術解析
100G OTN大容量傳輸技術解析
來源:通信世界網
作者:周健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中心
摘要: 隨著“寬帶中國·光網城市”計劃的實施,以及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新型帶寬應用的強力驅動,迫切需要傳送網絡具有更高的容量。目前骨干網已經規(guī)模部署了40G WDM傳輸系統(tǒng),但是通過業(yè)務容量爆炸式的發(fā)展趨勢不難看出,40G 在未來進行多業(yè)務承載時也將會捉襟見肘……
Abstract:
Key words :

   隨著近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互聯網用戶數、應用種類、帶寬需求等都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以中國為例,未來4、5年內干線網流量的年增長率預計會高達60~70%,骨干傳輸網總帶寬將從64Tbit/s增加到150Tbit/s左右,甚至200Tbit/s以上。隨著“寬帶中國·光網城市”計劃的實施,以及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新型帶寬應用的強力驅動,迫切需要傳送網絡具有更高的容量。目前骨干網已經規(guī)模部署了40G WDM傳輸系統(tǒng),但是通過業(yè)務容量爆炸式的發(fā)展趨勢不難看出,40G 在未來進行多業(yè)務承載時也將會捉襟見肘,因此100G WDM超高速傳輸技術的需求迫在眉睫。

 
  100G OTN關鍵要求
 
  長途傳輸系統(tǒng)升級到100Gbit/s OTN系統(tǒng),主要要實現以下幾方面要求:
 
  1)支持50GHz的通道間距;
 
  2)色散(CD)容限 ±700ps/nm;
 
  3)偏振模色散(PMD)容限10ps (DGD平均值);
 
  4)能夠在現有的DWDM網絡和OTN網絡中平滑升級;
 
  5)不對現有的DWDM通道信號產生重大串擾代價。
 
  100Gbit/s OTN系統(tǒng)升級要求必須要滿足以上所有要求,目前可以通過具有相干檢測功能的100G PM-QPSK調制模式來滿足這些要求。
 
  100Gbit/s PM-QPSK關鍵技術特性
 
  A.OSNR性能改善
 
  具有相干檢測功能的PM-QPSK比二進制(OOK)提供了大約6dB的光信噪比的靈敏度改善。100 Gbit/s 的容量是10Gbit/s 的10倍,所以100Gbit/s 的調制方案需要提供比10Gbit/s OOK碼型高10dB 的性能。相干檢測的關鍵優(yōu)勢在于光波相位信息可以傳遞到數字領域,因而可以利用強大的電子色散補償(EDC)能力,使用非常低的代價清理信號失真。因此,通過使用100Gbit/s PM-QPSK與 EDC,相干檢測的技術可以獲得6dB的改善(與直接檢測OOK相比); 利用高編碼增益FEC可得2-3dB 的改善;由于減少CD和PMD的傳輸代價,再有1—2dB的改善。這樣,總改善能達到9—11dB, 使得100Gbit/s PM-QPSK接近10Gbit/s OOK系統(tǒng)光信噪比的靈敏度。這就意味著,100Gbit/s可以在應用上達到目前的10Gbit/s系統(tǒng)傳輸距離。
 
  B.色散(CD)容限
 
  具有電子色散補償(EDC)功能的調制解調器芯片,可不需外部可調諧色散補償器。芯片色散補償的總量是決定于有限脈沖響應(FIR)自適濾波器的2個因素:拍點(tap)數量和拍點延時量。10Gbit/s DWDM的部署主要利用色散補償光纖(DCF)以限制在殘余的色散在10Gbit/s OOK接收器容限內(通常是+/-400ps/nm),在這個范圍內100Gbit/s PM-QPSK EDC是很容易做到的。
 
  C. 偏振模色散(PMD)容限
 
  具有電子色散補償(EDC)調制解調器芯片還可以用于PMD的補償。 PMD補償的一個關鍵是必須要非??斓馗櫨W絡上高速偏振動態(tài)的變化。這同色散補償是非常不一樣的,那是因為色散的變化是比較靜態(tài)的(變化量非常緩慢而且很少),通常是由光纖溫度變化所引起的。
  D.相位調制
 
  相位調制在40G系統(tǒng)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推動了這項技術在100G中的成熟。利用QPSK技術可以使光載波攜帶的信息量增大一倍,與偏振復用的結合使得100G信號波特率降低到約25Gbaud/s,因此能夠應用在50GHz間隔的OTN系統(tǒng)中,同時也降低了信號對光纖非線性容忍度的要求。
 
  E.偏振復用
 
  利用光信號的兩個偏振態(tài)之間相互正交特性來實現在同一個光載波上攜帶兩路信息,使得信號碼元速率下降一半。偏振復用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在40G系統(tǒng)中已有過工程應用,而對于100G已然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術。偏振復用對于發(fā)射機來說只需要一些比較簡單的無源器件即可實現,而難點主要在于接收機的解偏部分。但隨著相干檢測技術的不斷成熟,偏振解復用已能夠非常容易地在電域中被處理。
 
  烽火通信100G解決方案
 
  烽火通信早在2006年就已經對100G進行戰(zhàn)略布局,先后承擔了國家“973”項目“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和國家“863”項目“100GE光以太網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tǒng)傳輸試驗平臺研制”項目,并開展了對160×100Gbit/s 2000公里的3U光傳輸系統(tǒng)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核心的突破。目前,烽火已成功推出商用化的100G OTN/DWDM產品,而且在全球率先完成單波道超Tbit系統(tǒng)超千公里測試,C波段實現了1根光纖承載30.7Tbit/s信號,繼續(xù)引領業(yè)界發(fā)展潮流。
 
  2011年底,烽火通信攜手中國電信率先完成了國內首個集團級運營商的100G傳輸系統(tǒng)測試。本次測試烽火通信采用業(yè)界公認的100G DWDM長距離傳輸調制碼型,基于相干檢測的PDM-QPSK,完成80x100G超過1500km的光纖傳輸。不僅在產品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上展現了自身的技術領先地位,也標志著100G正式跨越了技術瓶頸,已全面迎來規(guī)模商用時代。目前烽火公司已經成熟商用的100G產品正式命名為FONST 5000,該產品可支持多業(yè)務、大容量、全透明的傳輸組網應用,主要定位于骨干核心層,也可應用于本地網、城域網核心和匯聚層,可全面支持各種靈活的電層(ODUK)光層(ROADM)業(yè)務調度,并實現100M~100G速率等多種業(yè)務的接入,包括SDH業(yè)務、以太網業(yè)務、SAN存儲業(yè)務、OTN業(yè)務、視頻業(yè)務等。
 
  FONST 5000提供完善的100G解決方案:提供100G支線路合一以及支線路分離單盤,實現ODU0、ODU1、ODU2、ODU3顆粒到ODU4顆粒的匯聚;線路側采用相干PM-QPSK編碼技術,實現100G最終解決方案;強大的數據業(yè)務處理能力:集成二層交換功能,能實現以太網的的匯聚,提高帶寬利用率;PTP時鐘功能:FONST 5000支持物理層時鐘同步以及以太網時間同步功能,并提供外部時鐘輸入輸出接口,同時支持IEEE 1588 V2時間同步協(xié)議。
 
  我國100G國家標準已經定稿,三大運營商對100G的研究從實驗室測試轉向了現網試點,預計我國有望年內啟動100G部署,2013年開始規(guī)模部署。作為中國光通信的“發(fā)源地”,烽火通信充分利用烽火科技這個國內最全面的光通信產業(yè)集團,已經能夠實現100G器件和芯片的自主化生產,并掌握了相關核心技術和專利。烽火通信作為國內主流的光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定會為各大運營商100G工程的穩(wěn)定運行保駕護航。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