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ill Johns,德州儀器(TI) 應用工程師;
Tony Antonacci,TI 系統(tǒng)工程師;
Kalyan Siddabattula,TI 系統(tǒng)工程師
概述
無線充電聯(lián)盟(WPC) Qi 標準的實施讓各種終端應用擁有了無線充電功能。每一種應用的接收機(Rx) 線圈的尺寸和/或功率要求可能會不同。要想實現(xiàn)一種成功、高效的Qi 標準Rx 設計,Rx 線圈是一個關鍵組件。另外,我們還有許多設計方法和平衡折中需要考慮。因此,在實施某個解決方案時,設計人員必須謹慎選擇方法,并且有條不紊地進行設計。本文將詳細討論實現(xiàn)一種成功的Rx 線圈設計所要解決的一些技術問題。文章涉及基本變壓器的Qi 標準系統(tǒng)模型、Rx 線圈測量與系統(tǒng)級影響,以及檢查某個設計是否能夠成功運行的一些方法。我們假設,本文讀者已掌握Qi 標準電感式電源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如欲了解背景資料,敬請參閱《參考文獻2》。
變壓器Qi 標準系統(tǒng)
對于許多近場無線電源系統(tǒng)(如WPC 規(guī)定的無線電源系統(tǒng))而言,使用一個簡單的變壓器,便可以對磁電力傳輸行為建模。傳統(tǒng)變壓器通常為單一物理結構,兩個繞組纏繞一個磁芯材料,且磁芯導磁性遠高于空氣(圖1)。由于傳統(tǒng)變壓器使用高導磁性材料來傳輸磁通量,因此一個線圈所產(chǎn)生的大部分(并非全部)磁通量與另一個線圈耦合。耦合程度可以通過一個被稱作耦合系數(shù)的參數(shù)來測定,其以k(取值范圍為0 到1)來表示。
圖1 一個物理結構的傳統(tǒng)變壓器
3 個參數(shù)定義一個雙線圈變壓器:
L11 為線圈1 的自電感。
L22 為線圈2 的自電感。
L12 為線圈1 和2 的互感。
兩個線圈之間的耦合系數(shù)可以表示為:
那么,利用圖2 所示耦合電感器,便可以對理想變壓器建模。
利用該電感器的電壓和電流關系,便可得到該雙線圈變壓器的波節(jié)方程式:
為了方便進行電路分析,圖2 所示模型可以懸臂模型常用名稱來表示,如圖3所示。此處的磁耦合和互感,被簡化為漏電感和磁化電感。這樣,通過一個電路實現(xiàn),我們便可以理解這種耦合的物理性質。就理想變壓器而言,我們可以使用下列方程式計算出其匝數(shù)比:
圖2 傳統(tǒng)變壓器的理想模型
圖3 傳統(tǒng)變壓器的懸臂模型
在強耦合系統(tǒng)中,漏電感占磁化電感的百分比很小,因此在求一次近似值時,該參數(shù)可以忽略不計。除高耦合外,Qi 標準系統(tǒng)中使用的串聯(lián)諧振電容也會降低漏電感的影響。所以,主線圈到次線圈的電壓增益的一次近似值為:
Qi 標準系統(tǒng)的變壓器由兩個獨立物理器件組成:發(fā)射器(Tx) 和接收機(Rx),并且各自有一個隔離的線圈。當Tx 和Rx 相互靠近放置時,它們會形成一種耦合電感關系,其可以簡單地被建模為一個使用空氣磁芯的雙線圈變壓器(請參見圖4)。兩端的屏蔽材料起到一個磁通短路的作用。這讓磁場線(磁通量)存在于兩個線圈之間。圖5 顯示了典型運行期間磁場線的2D 仿真情況。
圖4 使用一個空氣磁芯的簡易電感耦合變壓器
圖5 兩個相互耦合線圈之間的磁場線舉例
就典型Qi 標準系統(tǒng)而言,耦合系數(shù)(k) 要比使用傳統(tǒng)變壓器的情況低得多。傳統(tǒng)變壓器的耦合系數(shù)范圍為0.95 到0.99。例如,95% 到99% 磁通量耦合至次級線圈;但是,對于Qi 標準系統(tǒng)來說,耦合系數(shù)范圍為0.2 到0.7,也即20% 到70%。大多數(shù)情況下,Qi 標準往往會在Tx 和Rx 上使用一個串聯(lián)諧振電容,以緩解這種低耦合度問題。這種電容可以對諧振漏電感進行補償。
Rx 線圈的電氣需求
在某些Rx IC 中,動態(tài)控制整流器的目標電壓隨輸出電流變化而變化。由于整流器輸出指示變壓器需要的電壓增益,因此除輸出負載或者輸出功率需求以外,必須考慮整流器的最高輸出電壓。如圖6 所示,1A負載時,整流器輸出范圍為~7 到5 V,這便決定了變壓器所要求的電壓增益。在根據(jù)WPC 規(guī)范(參見本文后面的“Rx 線圈微調(diào)”小節(jié))進行微調(diào)時,需確保Rx 線圈可以達到Rx IC 所需電壓水平,這一點很重要。
圖6 整流器輸出與負載的關系
圖7 所示流程圖描述了規(guī)定一個新的Rx 線圈的建議方法。這種設計流程限制了屏蔽材料、線材規(guī)范和匝數(shù)。接下來,我們將逐一詳細討論。
圖7 Rx 線圈設計方法流程圖
屏蔽材料
屏蔽材料有兩個主要功能:(1)為磁通量提供一條低阻抗通路,這樣能夠影響周圍金屬物體的能量線便極其少;(2)使用更少的匝數(shù)來實現(xiàn)更高電感的線圈,這樣便不會產(chǎn)生過高的電阻(匝數(shù)越多,電阻越高)。
我們可以使用能夠吸收大量磁通量的厚屏蔽材料(它們擁有高通量飽和點),以防止Rx 線圈后面的材料發(fā)熱。當遇到有校準磁體的Tx 或者Rx 時,相比細薄的屏蔽材料,厚屏蔽材料的效率不易受到影響而降低。(這種影響的詳情,請參見本文后面的“Rx 線圈電感測量”小節(jié))各大廠商(例如:威世(Vishay)、TDK、松下、E&E、Elytone和Mingstar)提供的典型材料,均可以幫助最小化效率下降。請注意,高導磁鐵氧體材料(例如:鐵粉等),并非始終都好于有隙分布材料。盡管鐵氧體材料擁有高導磁性,但是在屏蔽材料厚度減小時其通量飽和點較低。我們必須謹慎考慮這一因素。
Rx 線圈線材規(guī)范
權衡成本和性能,選擇相應的Rx 線圈線材規(guī)范。大直徑線材或者雙股線材(兩條平行線)擁有高效率,但價格更高,并且會帶來粗Rx線圈設計。例如,PCB 線圈可能在整體成本方面更加便宜,但相比雙股線,它會產(chǎn)生更高的等效串聯(lián)電阻。
匝數(shù)
一旦選定了線材和屏蔽材料,匝數(shù)便確定Rx線圈電感的大小。線圈電感和耦合決定Rx 整流器輸出的電壓增益,以及Rx的總有效功率。圖6 顯示了該電壓增益目標。
確定電感目標的一般方法步驟如下:
1、Tx 的A1 型線圈應用作主線圈特性的基礎(例如,面積為1500mm2,電感為24-µH,初級電壓為19V)。
2、當所用屏蔽材料的導磁性遠大于空氣(>20)時,線圈面積便可以很好地表示耦合系數(shù)。請注意,這種情況僅適用于單層或者雙層線匝的平面線圈。特殊線圈結構不適用該原則。為了確保合理的耦合和高效率,一個5W 系統(tǒng)時,Rx線圈的線圈面積約為A1 線圈的70% 到80%。這樣可以確保大多數(shù)合理設計擁有約50% 的耦合系數(shù),并且Tx 和Rx 線圈之間的距離dz 達到WPC 規(guī)定的5mm。
3、根據(jù)平均預計整流器電壓確定理想電壓增益—例如:圖6 所示曲線圖中的6V。本例中,電壓增益為~0.32 (6 V/19 V)。
5-V/5-W 輸出電壓系統(tǒng)的典型設計表明,耦合系數(shù)為0.5 左右時,約10 µH 的二次電感便足以產(chǎn)生要求的目標電壓。系統(tǒng)設計中,我們需要考慮兩種關系:
因此,如果耦合系數(shù)從0.5 變?yōu)?.4,相同功率輸出的電感會增加至先前電感的1.6 倍。這就意味著新電感為~16 µH。如方程式5b 所示,線圈電感與匝數(shù)與比例關系。
表1 列出了專為該系統(tǒng)設計的某些常見線圈的二次電感和耦合系數(shù)。
表1 典型線圈示例表
請注意,這些經(jīng)驗法則適用于一般平面線圈,主要用作設計入門。實際設計可利用仿真工具獲得最理想的優(yōu)化,如圖7 中流程圖所示。
Rx 線圈電感測量
Rx線圈電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shù),它表明了Rx AC/DC 功率級的電氣響應(例如:電壓增益和輸出阻抗等)。要想保持一致的響應,不同系統(tǒng)方案中電感的變化必須最小。由于Qi 標準的通用性,Rx 線圈可以放置在不同類型的Tx上,而這可能會影響Rx 線圈電感——從而影響電氣響應。
根據(jù)WPC 規(guī)范的4.2.2.1 小節(jié)內(nèi)容,可使用圖8 所示測試配置結構,對Rx線圈電感L′S 進行測量。隔離墊片和Tx 屏蔽材料為模擬Rx 線圈周圍的Tx 組件提供了參考。在這種測試配置結構中,Tx 屏蔽為TDK 公司的50 × 50 × 1-mm 鐵氧體材料(PC44)。利用非金屬隔離墊片,使間隙dZ 達到3.4 mm。然后,將Rx 線圈放置在該墊片上,使用1-V RMS 和100 kHz 測量L′S。另外,在沒有Tx 屏蔽的情況下,可對無間隙Rx 線圈電感Ls 進行測量。
圖8 Rx 線圈電感(L′S)測量測試配置圖
WPC 規(guī)范并未詳細說明常見系統(tǒng)方案對L′S 和Ls 測量的影響。對這些參數(shù)最為常見的影響是在Rx 線圈背后有一顆電池。由于封裝材料和電池的構造問題,當在其背后放置電池時,Rx線圈電感通常會降低。除電池以外,Tx 線圈結構中磁體的存在,也會對電感產(chǎn)生影響。(參見WPC 規(guī)范1的3.2.1.1.4 小節(jié)內(nèi)容)該磁體相當于一個Rx 線圈屏蔽材料的壓力源,其中,屏蔽材料的磁性飽和點是一個關鍵參數(shù)。如果磁體存在時Rx線圈屏蔽材料飽和,則線圈電感急劇下降。由于Qi 標準對有磁體和無磁體Tx 線圈組件都進行了規(guī)定,因此設計人員需要知道兩種情況下電感的變化,因此電感的任何變化都會改變Rx 的諧振微調(diào)。請注意,圖8 所示測試配置結構并沒有包括磁體。當包括某個磁體時,其磁通量密度應介于75 和150 mT 之間,而其通徑應為最大值15.5 mm。這就意味著,電力傳輸時Tx 線圈的典型30-mT 磁場,約為該磁體磁場強度的20%。
為了方便理解Rx 線圈電感的性能,除L′S 和Ls 建議測量方法以外,表2 還對其他參數(shù)進行了定義說明。當測量涉及電池時,電池的放置應與其在最終系統(tǒng)中的方向/位置相同。請注意,最終工業(yè)設計中所使用的材料也可能會影響最終電感測量結果。因此,當對調(diào)諧電路進行配置時,最終測量應使用最終移動設備工業(yè)設計的所有組件。表1 所列測量用于屏蔽和驗證可能的Rx 線圈。
表2 開發(fā)期間需要測量的Rx 線圈電感參數(shù)
表3 總結了一個可接受型線圈設計的測得電感,以及使用固定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諧振電容的諧振頻率。這里,L′S_b 用于電容計算。(詳情參見下一小節(jié)“Rx 線圈調(diào)諧”。)請注意,它們可能會以L′S的百分比線性變化,并可用作原型線圈驗收的一種參考。
表3 舉例線圈測得電感
Rx 線圈調(diào)諧
簡化版Rx 線圈網(wǎng)絡由一個串聯(lián)諧振電容C1 和一個并聯(lián)諧振電容C2 組成。這兩個電容組成了一個使用Rx 線圈的雙諧振電路(參見圖9),其大小尺寸必須根據(jù)WPC 規(guī)范來正確選擇。
圖9 Rx 線圈的雙諧振電路
若想計算C1,L′S 時,諧振頻率需為100 kHz:
若要計算C2,Ls 時,次級諧振頻率需為1.0 MHz。計算要求首先確定C1,然后代入方程式7 計算:
最后,品質因數(shù)必須大于77,其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R 為線圈的DC 電阻。
Rx 線圈的負載線分析
在選擇某個Rx 線圈時,設計人員需要通過負載線分析(I-V 曲線)比較主級線圈和Rx 線圈,從而了解變壓器特性。這種分析可獲得Qi 標準系統(tǒng)的兩個重要條件:(1)工作點特性;(2)瞬態(tài)響應。我們將在后面具體討論。
工作點特性
圖10 負載線分析測試裝置
圖10 顯示了負載線分析的一個測試配置例子,其參數(shù)定義如下:
VIN 為一個AC 電源,其擁有19V 峰值到峰值運行能力。
CP 為主級串聯(lián)諧振電容(A1 型線圈為100 nF)。
LP 為主級線圈(A1 型)。
LS 為次級線圈。
C1 為受測Rx 線圈所用串聯(lián)諧振電容。
C2 為受測Rx 線圈所用并聯(lián)諧振電容。
CB 為二極管橋接的大容量電容。25V 時,CB 應至少為10 µF。
V 為開爾文連接電壓表。
A 為串聯(lián)安培計。
RL 為相關負載。
二極管橋接應由全橋或者同步半橋肖特基二極管以及低側n 型MOSFET 和高側肖特基構成。分析共有三個測試程序:
1、向LP 提供19V AC 信號,開始頻率為200kHz。
2、從無負載到預計全負載范圍,對所得整流電壓進行測量。
3、降低頻率,不斷重復前兩個步驟,頻率降至110kHz 時停止。
圖11 顯示了一個負載線分析舉例。該圖表明,不同的負載和整流器條件,產(chǎn)生不同的工作頻率。例如,1A時,動態(tài)整流器目標為5.15V。因此,工作頻率介于150kHz 和160kHz 之間,其為一個可以接受的工作點。如果該工作點超出WPC 規(guī)定的110 到205 kHz 頻率范圍,則系統(tǒng)無法收斂,并會變得不穩(wěn)定。
圖11 示例負載線分析結果
瞬態(tài)響應
進行瞬態(tài)分析時,有兩個重要的點,如圖11 所示:(1)諧振頻率(175kHz)下的整流器電壓;(2)恒定工作點時從無負載到全負載的整流器電壓下降。
本例中,諧振電壓為~5 V,其高于芯片的VUVLO。因此,可以保證Qi 標準系統(tǒng)的啟動。如果該頻率下電壓接近或者低于VUVLO,則可能無法啟動。
如果最大負載步進為1A,則圖11 中,140-kHz 負載線情況下,電壓為6V 時,本例的壓降為~1 V。要對這種壓降進行分析,無負載時7V 啟動的140-kHz 負載線,需達到預計最大負載電流要求。壓降為負載線兩端電壓之差。選定工作頻率下可以接受的全負載電壓應高于5V。如果低于5V,電源輸出也會降至這一水平。由于Qi 標準系統(tǒng)的反饋響應較慢,因此進行這種瞬態(tài)響應分析是必要的。這種分析,可以模擬系統(tǒng)未對諧振變壓器工作點進行調(diào)節(jié)時可能出現(xiàn)的瞬態(tài)特性。
請注意,主級線圈和次級線圈之間的耦合,會因Rx 線圈對準誤差而變得糟糕。因此,我們建議,在存在多種對準誤差的情況下對負載線進行多次分析,以確定平面空間中Rx 是否會中斷運行。
結論
本文說明了我們可以運用傳統(tǒng)的變壓器基本原理,簡化無線充電系統(tǒng)的Tx 線圈設計。但是,通用性和移動設備的特性,也使標準磁學設計方法出現(xiàn)一些獨特的變化。仔細閱讀和理解前面我們介紹的線圈設計內(nèi)容,可以增加您一次成功的機率。我們介紹的一些評估方法,可以讓您非常有條理地規(guī)定和描述一種定制Rx 線圈。
參考文獻
[1] 無線充電聯(lián)盟,《系統(tǒng)描述無線電力傳輸,卷1,第1 部分》2012 年3 月1.1 版(在線),下載地址:
http://www.wirelesspowerconsortium.com/downloads/wireless-power-specification-part-1.html
[2] 《無線充電聯(lián)盟標準與TI 兼容解決方案介紹》,
作者:Bill Johnshttp://www.ti.com.cn/cn/lit/an/zhct117/zhct117.pdf
相關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