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布線的三大關注點
來源:布線聯(lián)盟網
張旭軍
摘要: 數據中心(DC)的建設者更多地會把目光放在服務器、存儲等IT設備上,即使是對關注基礎設施的建設者來說,供配電、制冷也會成為他們關注的主角,綜合布線往往成為配角,甚至淪為“群眾演員”,其結果是數據中心的“整場戲”都缺少了生命力。
Abstract:
Key words :
數據中心(DC)的建設者更多地會把目光放在服務器、存儲等IT設備上,即使是對關注基礎設施的建設者來說,供配電、制冷也會成為他們關注的主角,綜合布線往往成為配角,甚至淪為“群眾演員”,其結果是數據中心的“整場戲”都缺少了生命力。
大背景下的高投資回報
市場咨詢公司Canalys 數據表明,2011年第三季度,全球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規(guī)模達到了262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了2.7%。市場分析公司Gartner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數據中心硬件支出達到990億美元,同比增長12.7%,2012年預計將達1064億美元。
這兩個數據表明,數據中心市場增長強勁(雖然也有一些數據表明,全球數據中心市場增長放緩,但在“金磚國家”這一市場依然保持著快速增長,進入活躍期),中國工程建設標準會協(xié)會信息通信專業(yè)委員會數據中心工作組于2010年~2011年就中國數據中心建設情況做過兩次調查。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數據中心機房面積呈現出明顯增長勢頭,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投資比例也在不斷增加。從針對用戶對未來五年數據中心建設投資分析的調查結果分析可見,數據中心在未來幾年的建設投資中普遍呈增長態(tài)勢,基本年增長率約為5%~10%。
面對快速增長的數據中心領域,互聯(lián)網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已成為當前最活躍的熱點。高速以太網、節(jié)能、云計算、虛擬化已經成為IT業(yè)界談論的主角。尤其是云計算被賦予了“第三次IT產業(yè)浪潮”,更注定了其具有的強大生命力。
云計算的基礎是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的建設必然會帶動服務器、網絡、存儲等關鍵IT設備的發(fā)展,這些關鍵IT設備安全運行所需要的物理支持(如供配電、制冷、機柜、消防、布線、監(jiān)控等系統(tǒng))成為了數據中心關鍵物理基礎設施。其中供配電和制冷最受建設者關注,一方面,供配電系統(tǒng)為數據中心內所有設備提供電力支持,合理的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與實施是數據中心安全可靠運行的基礎,空調系統(tǒng)因直接和數據中心散熱、氣流組織相關,從而關系到節(jié)能問題,因此越發(fā)成為關注點;另一方面,從投資上講,供配電和制冷會占用數據中心關鍵物理基礎設施的大部分,而綜合布線在數據中心的總體投資預算中所占的比重不超過5%,布線系統(tǒng)無形中就被數據中心建設者輕視了。但是相對于其它我們更為熟悉的設備而言(比如服務器、交換機以及有源設備),綜合布線提供的投資回報(ROI)是最高的,綜合布線在其生命周期(10~15年)內至少要支持2~3代的網絡交換設備升級,3~5代PC硬件升級。并且,綜合布線作為數據中心物理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數據中心的可靠運行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數據中心布線的三個關鍵詞
萬兆銅纜高增長
數據中心用戶在選擇布線系統(tǒng)時,目前6類系統(tǒng)仍然是主流。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萬兆銅纜系統(tǒng)發(fā)展至今,受歡迎程度逐年增加。尤其是在40G/100G時代的臨近(標準于2010年6月發(fā)布,技術已經成熟),我們更沒有理由不相信萬兆銅纜時代的到來。
實際上,布線系統(tǒng)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應該考慮到網絡符合摩爾定律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于數據中心,從國內外的標準中(ANSI/TIA 942、EN 50173-5、ISO/IEC 24764、GB 50174-2008)都規(guī)定采用滿足萬兆網絡帶寬需要的6類與萬兆銅纜布線系統(tǒng),而且EN 50173-5、ISO/IEC 24764規(guī)定為6A類的布線系統(tǒng),因此萬兆銅纜的應用占有比例會快速增長。
當然,我們不能否定的是,在萬兆銅纜獲得大發(fā)展的同時,“光進銅退”中的光纖也會獲得理想中的增長。并且,由于機房面積的擴大使得單位機房面積增大與功能區(qū)增加,加大了主干子系統(tǒng)線纜的傳輸距離,在電纜受到100米長度限制的情況下,光纖必然會在使用量上有所上升。目前,制約萬兆銅纜發(fā)展的因素主要是成本和實際需求(網絡傳輸實際流量不大以及萬兆接口網絡產品不多),但這兩個制約因素都將會逐漸得到緩解。需要說明的是,萬兆屏蔽系統(tǒng)比非屏蔽系統(tǒng)會獲得更多應用,除了性能原因外,因技術原因,同一品牌的屏蔽系統(tǒng)比非屏蔽系統(tǒng)的成本低,這和5類、6類布線系統(tǒng)正好相反。
智能管理已上路
對于任何一種事情來說,管理問題往往都是事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產物。布線系統(tǒng)的管理也遵循同樣順序。綜合布線系統(tǒng)誕生和應用過一段時間之后,智能布線系統(tǒng)才開始出現。雖然智能布線系統(tǒng)開始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網絡管理員對用手工記錄布線鏈路信息感到吃力,并且他們也希望能對布線系統(tǒng)進行實時監(jiān)控。另外,布線系統(tǒng)在使用過程中因為用戶的增加、移動從而出現了跳接線改變,使手工記錄的布線系統(tǒng)信息經常出現眾多錯誤,導致了許多管理上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具有對配線架的跳接進行實時管理的智能布線系統(tǒng)便應運而生。布線智能管理系統(tǒng)誕生的雖早,但應用的增多還是近幾年的事情。尤其是在數據中心領域,布線智能管理系統(tǒng)逐漸將由原來的“錦上添花”演變成必須品。
《2010年中國綜合布線市場發(fā)展報告》顯示,考慮選用布線智能管理系統(tǒng)的受訪者比例高達82%。對于數據中心布線系統(tǒng)來說,用戶基本都認同智能管理系統(tǒng)的必要性。目前,布線智能管理系統(tǒng)技術已經成熟,連接點識別技術、9針鏈路技術和端口檢測技術一起推動市場的發(fā)展。當然,用戶對智能管理系統(tǒng)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有94%的受訪者期待看到布線管理與智能管理的融合。
高密度是必然
目前數據中心最大的發(fā)展趨勢之一就是高密度,特別是以太網標準IEEE 802.3ba的獲批,使得40G/100G提上日程,更加劇了這一趨勢的演進。
數據中心的高密度是和預端接系統(tǒng)、MPO(多光纖連接器)緊密相關的,后者是前者很好的實現方式。預端接系統(tǒng)是由工廠端接、測試的符合標準的模塊式連接解決方案,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關注。當然,“擔心設計無法細化出精確的長度”成為用戶不考慮選用預端接系統(tǒng)的主要原因。
MPO無疑是數據中心光纖系統(tǒng)的熱點話題,是實現高密度的有效手段。光纖接頭正在經歷了“由大變小,由少變多(密)”的階段,MPO代表未來的主流,未來向高密度、高性能、40G/100G、更長距離、更高速傳輸升級的過程中,離不開MPO。當然,MPO也有自身的缺點,如因是多個端口捆綁在一起,有“一損俱損”的風險,并且安裝困難、使用復雜,好在MPO的故障修復能力比較強,一旦出現問題能快速解決。
當然,數據中心高密度的趨勢帶動了高密度配線架的大量應用。除了水平配線架外,異性配線架也為數據中心的高密度發(fā)揮著作用。
當然,對于數據中心布線來講,除了萬兆銅纜、智能管理、高密度之外,綠色環(huán)保、走線方式、可擴展性等也值得關注。 限于篇幅,在此不詳述。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